第三十九章报纸
中午王冬梅饭都没有吃,带着两个孩子拿着王秋萍的衣服跑了,杨元良杀人的事情估计整个临安城都知道,王冬梅有点害怕。 当天下午杨元良就让人去请了一个稳婆子来照顾王秋萍,过了几天之后,王秋萍能下地了,胎儿总算是保住了,杨元良这几天可是被老太太给折腾死了。 又是拉着烧香,又是拉着在佛前许愿,更加的离谱的是老太太拉着杨元良去了一趟寺庙中,赠与和尚两百多两银子,让他们为王秋萍诵经祈福,减少杨元良犯下的杀孽。 老太太把王秋萍见红的原因都归结在了杨元良身上,对于自己的侄女一点都没有怪罪,这让杨元良的心中很不舒服。 杨元良不是一个心胸狭隘的人,但是老太太对于封建迷信深信不疑,杨元良又没有办法和她沟通解释,只能由着她老人家的性子去烧香拜神。 “大辰国民智未开,搞不好自己那天被烧死在火刑柱上也说不定!”杨元良待在家中沉思了良久之后,决定办报纸,开启明智。 杨元良来到书局之后,发现书局用是雕版印刷,在一琢磨,开办报纸他一个人也不行,于是又来到了玲珑诗阁中找人帮忙。 踏入玲珑诗阁后,杨元良发现这里冷清不了不少,一打听才知道,有不少的才子佳人都去麒麟诗阁玩去了。 现在冯天佑声名显赫,打败了东桑的才子小次郎,算是坐稳了临安城中第一才子的交椅,杨元良只是昙花一现,很快就被别人给忘记了,好似过气的明星一样。 “元良兄,这个报纸是什么东西?”头戴四方巾,一身青色的衣服,这人叫做徐连,也是诗阁中的常客,二十多岁,家中有功勋,是一个世袭的勋爵,听见杨元良一说,就问了起来。 杨元良手持几页宣纸解释道:“报纸,就是报告新闻的纸张,我设计是八个页面,我们要是有好的诗词可以登载报纸上,给天下人传看。” “这不就是诗阁的众册吗?”一人提出了自己的质疑,玲珑诗阁出过这种东西,就是一些才子佳人的佳句,整合在了一起,装订成册拿去贩卖。 “不一样,诗词歌赋我决定只占一个版块,十天发布一期,其中还有农业板块,故事版块,时政版块,商业板块等等……”杨元良开始和这七八人介绍报纸的用途。 徐连听了一会算是听明白了,摇头道:“元良兄,你这个报纸是好东西,可惜成本太贵了,去书局雕一个版出来就要几十两的银子,再印刷出来,一份报纸没有三十文钱根本就是亏本。 三十文钱我们读书人虽然能够拿的出来,却也不是一笔小数目,如果你要是印一本众册,我一定帮忙出力!” “三十文太贵了,我准备两文钱一份卖给众人!”杨元良开口之后,玲珑诗阁的七八个人都愣住了。 “元良兄,两文钱就连纸钱都不够!” “天下识字的人不多,卖不出去几份,元良兄也亏不了多少钱!” “我帮忙,反正不要我出钱,还有的赚!” 杨元良给这些才子稿费,让他们写文章说故事,办这个报纸的事情算是定了下来,就在众人快要谈完的时候,顾祁婷来了。 一听这事情,心中也高兴,最近玲珑诗阁的名声全被麒麟诗阁给压住了,她大方的拿出五百两银子资助杨元良,自己还成了女版的主编。 当天晚上,麒麟诗阁中,冯天佑听闻这个消息后,哈哈大笑:“我看这个杨元良也是江郎才尽,妄图用一本众册打响名声真的是可笑!” “可不是吗?而且他还说,一张报纸只买二文钱,就算是劣纸也不止两文钱,这不是赔本赚要喝吗?”徐连跟在冯天佑的后面,摇尾乞怜好似一只狗一样。 “徐老弟,你去玲珑诗阁那边盯着,要是他们真的去书局办这个众册,你一定要来告诉我,我让我们诗阁的人一人买他一百份。”冯天佑心中一肚子的坏水。 杨元良待在玲珑诗阁中,正在和顾祁婷商量报纸的事情,杨元良拿着顾祁婷的私章,又拿着其他两个人私章,把三枚私章放在了一起,举例活字印刷术。 顾祁婷听懂之后,拍手叫绝:“杨元良,你这可是做的一件天大的好事,如果这个活字真的能做出来,让书籍价格下降,那么天下的读书人都要感谢你。 你要知道现在有很多书生买不起书,我相公活的时候,就常常念叨书太贵,我都不知道怎么感谢你才好了。” 杨元良把三人的私章还了回去,笑着说道:“造福与民我也很高兴,要是铜活字造出来了,我们印一份报纸就省去了雕版的钱,只要付油墨和纸张钱就可以了。 然后我会去联系商家,打广告,收取一定的广告费用,这样我们的成本就能降低不少,两文钱一份报纸,以后绝对只赚不亏,但这个时政版块,还需要各位帮忙了。” 银子给的足,雕刻私章的老师傅有手艺,常用的字就那么多,十五六天左右,这个铜活字就做好了。 时政版块,玲珑诗阁中有几个官宦子弟,能够帮忙,杨元良也没有准备喷击大辰皇朝,让人写的都是忠君爱国那一套,政治上算是过的去,他的主要目的是科普。 然后杨元良又让街面上面的浪子召集了一群说书的先生,在临安城内给他们找了二十个茶水摊子,让他们在报纸发售的时候,给大家朗读,一天给他们二十文钱。 “滚滚长江东逝水,浪花淘尽英雄。是非成败转头空,青山依旧在,几度夕阳红。 白发渔樵江渚上,惯看秋月春风。一壶浊酒喜相逢,古今多少事,都付笑谈中。”停笔之后,杨元良看着自己抄的词,心中很是满意。 故事版块中,他决定写三国,现在只有三国志,没有《三国演义》这首词就算是做了一个序,广告版块,杨元良去和苏家老太爷商量了一下,就拿苏家的布坊做广告。 广告词是杨元良写的,十分的简单,买布,买好布,买经久耐用的上好布,就去苏家布坊,然后介绍了苏家的几种出名刺绣和各色的布匹类别,广告版块就算是定了下来。 最为难弄的就是科普版块,杨元良花费了一点心思,在上面写了老百姓最为关心的农业,列举了几种病虫害和种地的知识,算是亲民一点。 诗词歌赋板块,杨元良没有登自己的东西,把这个版块让给了玲珑诗社的众人,女儿版块是顾祁婷亲自操刀,上面写的类似女训的东西,政治上觉得过的去。 玲珑诗阁有自己合作的书局,当把活字给拿去的时候,书局的老板差点就跪下不起来了,经过简单的改装之后,书局的雕版可以用活字了,老板只收纸钱和油墨钱,人工费第一版都给免了。 杨元良让人印刷了一千份报纸,投放在临安城的二十个茶水摊前,就开始售卖了起来,售卖的当天,杨元良带着一伙人巡视。 来到一个茶水摊前,说书的先生还在卖力的诵读,可是一边的报纸确是纹丝不动,杨元良上前就问:“卖的怎么样了?” 说书的先生面露难色,“就卖出去了五份,还有一份被人给退了回来,来听我说书的不少,就是卖不出去!” “没关系,你继续的说!”杨元良接连去了五个摊位,情况都是差不多,都说是来看的人不少,有几个书生站在这里看完之后,转头就走了,根本就不买。 对于这种情况,杨元良也早有遇见,这个时代的人,对于这种事物还是抱着观望的态度,反正都看完了,买回家去这也不过是一张废纸,所以看的人多,听的人多,买的人少。 “算是失败了把?” “小声一点,杨元良的脸色很难看!” “哎!我就说不行!” 杨元良一伙人中,都开始质疑杨元良,冯天佑那边可是乐开了花,冯天佑指着报纸上的《三国演义》说到,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,一定也不尊重历史,白瞎了这首好词。 “天佑兄说的对,这个报纸比众册还不如,居然上面教人怎么去种地,真的是有辱斯文啊!” “我早上买了两份,这下午就给都给退了回去,我一文钱的本也不让杨元良这个缩头乌龟回!” 等到了晚上的时候,一千份报纸还有八百多份,这两百份中还有不少是看在友情的面子上购买的,真实卖出去的不过是几十份而已。 看着这一堆的报纸,顾祁婷担忧的说到:“销路不好,折损一点银子就折损了,下一期我们不印了!” “顾姑娘说的对!” “我也赞同,浪费了这么长的时间,才卖出去了这么一点点,不够功夫钱!” “我们玲珑诗阁恐怕要被人给笑死了!” 面对众多的质疑,杨元良却是笑道:“加印三千份,钱我出,这是一个好的开始,临安城不过几十万人,能够卖出两百份已经不少了,整个大辰这么多人,三千份应该能吃的下,我这个报纸这么好,这么便宜,十天才出一个版,不到十天谁也别定胜负。” 众人说不服杨元良,就按照杨元良说的又加印了三千份,扔在临安城中的二十个茶水摊子前,贩卖。 第二天,这些茶水摊子前可不一样了,黑压压的坐满了人,说书先生拿着报纸已经把三国第一章给读了好几遍了,这些走卒商贩农民之类的就喜欢听这个。 “先生,张翼德杀董卓了没有?”一个杀猪的屠夫,听的兴奋,桃园三结义让他热血沸腾,就问说书的先生。 “我也不知道,等这些报纸买光了,第二版出来你就知道了!”这个屠夫喝到:“这报纸多少钱一份,要是不贵我来一份!” “两文钱一份!” “啥?这么便宜?” 说书先生给予了肯定的答复之后,这屠夫一次买了二十份,说是拿回去给自己兄弟看看,就算兄弟们不看,拿回家里糊墙纸包肉也是赚。 他这一买,不少行商都卖了几份,他们寻思,这个报纸可以卖给别人,就算卖不出去,拿回家糊墙也不会亏。 一时之间行商通知行商,把杨元良的三千份报纸给消化的一干二净,还有几个行商没有买到报纸,跑到了玲珑诗阁中来求。 杨元良站在玲珑诗阁的二楼,趴在窗口看着下面来求报纸的行商,嘴角淡淡的笑道:“起风了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