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2章
“知道了。” 谢自然嘴里面应和着,新衣服却一直穿在身上。夏蔓催她去洗澡,她也是慢吞吞的,完全不想脱衣服。 夏蔓只能盯着她,无奈地强逼着她进去洗澡。 花瓣发酵了一夜,一打开竹匾,浓郁的花香扑面而来,夏蔓将土灶上的锅清洗了一遍,将锅烧干后开始炒茶。 炒茶是个慢工夫,必须用小火将花瓣炒至变脆才算成功。 夏蔓的手一直翻动着锅铲,脸上毫无表情。 太痛苦了,谁知道这茶一炒就是几个小时,幸好她是个没有感情的体力达人,不然这两条胳膊迟早得废在这里。 之前做金银花茶时,她都是偷懒,直接晒干,现在开始尝试炒茶,才知道炒茶是多么的考验耐心。 “谢自然,你热吗?” 看着一直坐在灶口的谢自然,夏蔓觉得自己在说废话。 “热。” “屋里面有扇子,你去拿扇子扇扇。” “不用了,我觉得还行。” 夏蔓盯着她的脸。 这人的脸为什么热不红呢? 谢自然可能真的不热,但是她热啊! “其实是我想要扇子。”夏蔓真挚地道,“你能帮我拿来吗?” “好。” 终于有了扇子,夏蔓一手炒茶,一手扇风,瞬间觉得世界仿佛凉爽了那么一丝。 只是这凉爽太短暂,热意很快席卷上来。 “谢自然,你爱喝茶吗?” “还好?” “那你喜欢喝什么茶?” “金银花茶。” “还有呢?” 谢自然想了想:“除了青梅橘皮茶以外的茶都行。” 夏蔓:…… 看来那碗青梅橘皮茶对谢自然的伤害力挺大啊,过了这么久居然还记得。 “那你怎么还喝青梅酒?” “酒是酒,茶是茶。” 好像很有道理。 夏蔓看着锅里逐渐变青的栀子花瓣,终于感受到炒茶的成就感,翻炒的速度越来越快,和谢自然聊天的频率也降了下来。 她将炒好的栀子花茶放到之前做的圆口小陶罐里,将月季花瓣倒进锅里,继续翻炒。 炒茶,真是太磨人了。 一早上起来,夏蔓便开始炒茶,一直炒到中午,这花茶才炒完,饿得她都快前胸贴后背。 中饭是谢自然在准备,夏蔓抱着她的两个茶罐子,走到厨房里,取出一撮栀子花茶,放进煮茶的烧水壶里。 她辛辛苦苦炒了几个小时,可不得先尝尝。 茶罐子放在了客厅的柜子里,方便日常冲泡。 给小灶里添了一把柴后,夏蔓便到土灶边给谢自然帮忙烧火。 一坐在凳子上,那股灼热的气流熏得她差点睁不开眼。 “我一个人能行。” 看着两眼泪汪汪的夏蔓,谢自然有些心疼。 “那怎么能行。” 夏蔓拿起一把树枝,丢进灶肚子里。 谢自然布置碗筷时,夏蔓提起煮茶壶,将煮好的茶水倒进单耳杯里。 炒制的栀子花茶保留了栀子花的香气,喝起来带着一股蜜香和淡淡的果香,还带着一股清凉的薄荷感,口感比晒干的金银花茶更加醇厚。 如果是天气凉爽时喝栀子花茶,应该别有一番风味。奈何现在是夏日,夏蔓更想喝爽口的金银花茶。 “怎么样?”夏蔓问道。 “好喝。” “和金银花茶相比呢?” “都好喝。” 虽然谢自然口头上是这么说,但在行动上却很实诚。 和金银花茶相比,这壶栀子花茶被消灭的速度显然慢了很多。 于是第二日,夏蔓又默默地开始泡金银花茶。 至于那两罐炒制栀子花茶和月季花茶,还是等天气凉爽了再拿出来。 第119章 高粱酒 密封发酵了一个月的高粱渐渐散发出酒香,夏蔓挑了一个凉爽的傍晚,将发酵好的高粱搬到土灶边。 发酵好的高粱要经过蒸馏出酒。 夏蔓在锅中加入凉水,然后将竹篦子放在锅里充当隔断,再将酒甑放在竹篦子上。 陶罐里的高粱都被倒在酒甑里,夏蔓将毛巾围着酒甑环绕一圈,再盖上谢自然特制的木盖子,在木盖子上倒入凉水。 木盖子上的凉水还要时常替换,水温一热便要换上凉水。 锅里的水负责蒸馏,上面的水负责冷凝蒸汽,得到更纯的白酒。 酒甑的出口下放着一个小陶罐,等火势渐起,锅里的水渐渐沸腾时,酒甑的出酒口里便会流出白酒。 最初流出来的酒是浑浊的,夏蔓疑心它有毒,等液体变清澈后才开始接头酒。 头酒的甲醇含量高,不能饮用,夏蔓用小罐子收集起来,以后可以充当消毒液使用。 六斤的高粱大概只有几十克头酒,甲醇的含量和白酒的度数很快就会降下来。 高粱的出酒率大概在40%,6斤高粱大概能酿出2至3斤白酒。剩下的尾酒由于杂醇油含量多,酒体浑浊,口感偏苦,不适合食用,必须单独存放。 夏蔓喝酒较少,和啤酒、白酒相比,她更爱喝润口的果酒。谢自然比较爱喝酒,白酒、果酒都能来几口,对酒气也十分敏感。 50度以下的白酒都属于尾酒,需要单独存放。每一滴白酒被蒸馏出时,谢自然一闻便能闻出酒中的酒气正在减少。